綜合辦公:0779-6666850
服務熱線:0779-6666677
投訴建議:0779-6666868
傳 真:0779-6666969
聯系地址:北海市海城區西南大道722號燃氣大廈
作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全國政協委員劉吉臻一直非常關注能源轉型的有關問題。他表示,能源轉型是一個大的趨勢,我們應該致力于推動這項工作,讓其發展進程更快一些。
據悉,近年來,財政部聯合有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推動能源轉型的政策,例如《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專門設立清潔基金等。
劉吉臻表示,政府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推出的政策取得了很多成效,但通過補貼等方式推動新能源發展,也給政府帶來越來越重的負擔。新能源作為一個產業,其發展應該符合經濟規律,在發展初期,國家資金更多發揮的是引導作用,促使整個產業以市場的機制、成熟的技術、科學的方法獲得長足發展,而不是讓政府一味通過資金支持為新能源發展“埋單”。
以“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評選為例,該專項資金的分配采取了競爭答辯、專家評審決策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地方在示范城市建設推進過程中的積極性,將有限的財政資金分配給“優中選優”的城市,通過示范城市更好地釋放出示范效應,從而引領更多城市向著節能減排的方向邁進。
劉吉臻表示,能源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未來的30年甚至50年內,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體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我國計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要占到15%,這是一個比較高的目標。新能源的替代僅是能源轉型的一個方面,我國將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混合能源時代,因此還應致力于高效清潔地利用煤炭,比如,對于煤電污染物的排放要嚴格控制標準,爭取達到世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目前,社會對能源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當我們通過高效用能和全民節能大大降低整個社會的能源消費總量時,大家就會擔心是不是GDP沒有達到應有的數值。我們的能源轉型不能被GDP增長所捆綁,一個清潔的社會、一個幸福的社會,不能過度依賴大量地消耗資源和能源來維持。希望這一問題引起社會更高度的關注?!眲⒓閺娬{說。
文章來源:中國財經報